带您了解体内“湿气”,如何祛除体内“湿气”
1、眼肿舌大
早晨眼皮肿,或有下眼袋;照镜子时发现自己舌苔厚腻;舌体胖大、或舌边缘有明显齿痕。
2、食欲不振
到该吃饭的时候,没有饥饿的感觉,而且什么也不想吃;吃一点东西就感觉胃里胀胀的;在吃饭过程中有隐隐的恶心感。
关心体贴是王海英看诊的风格。面对患者,她通常尽量避免去讲晦涩难懂的中医术语,而是采用打比喻的方式,方便患者理解。她不仅仅治
3、精神倦怠
经常有胸闷的感觉,想长呼一口气才舒服;感觉四肢或身体沉重甚至有浑身酸疼的感觉;身体特别疲乏,懒得活动;活动时关节发紧,好像不灵活;有头昏沉、头脑不清爽的感觉;易困倦,有时记忆力减退。
4、身材虚胖
饮食作息和原来一样,但体重明显增加,关节僵硬,起床时浑身酸痛,下肢水肿。
5、大便黏腻
大便稀烂不成形;大便基本成形但较软,而且总会有一些粘在马桶上很难冲下去;或总有大便排不尽的感觉。
1、食疗祛湿
薏米红豆粥是祛湿健脾的佳品,薏米,在中药里称“薏苡仁”,《神农本草经》 将其列为上品,它可以治湿痹,利肠胃,消水肿,健脾益胃,久服轻身益气。红豆,在药里称作“赤小豆”,也有明显的利水、消肿、健脾胃之功效,因为它是红色的,红色入心,因此它还能补心。
茯苓:《神农本草经》 云茯苓“气平味甘无毒,主胸胁逆气,忧恚惊邪恐悸,痛,寒热烦满咳逆,口焦舌干,利小便,久服安魂养神,不饥延年。"茯苓可以淡渗利湿,利水消肿,也是一味很好的祛湿良药。
2、均衡饮食祛湿
3、运动出汗祛湿
现代人动脑多、体力消耗少,加上长期待在密闭空调内,很少流汗,身体调控湿度的能力变差。运动出汗是很好的去湿气方法。特别是夏天尽量不要开空调,多开风扇,让身体里面的汗排出来,否则你的湿气太重,到了冬天肯定会得病的。
4、起居环境祛湿
生活起居尽量避开潮湿的环境,选择向阳、采光好的居住环境,减少暴露在潮湿环境中。尤其对湿气敏感的人,更应留心下列事。不要直接睡地板。空气中水分会下降且地板湿气重,容易入侵体内造成四肢酸痛。最好睡在与地板有一定距离的床上。潮湿下雨天减少外出;不要穿潮湿未干的衣服,水分摄取要适量。
5、艾灸穴位祛湿
艾灸有开郁、祛湿、补阳气等作用,特别适合春夏季养生,经常艾灸相应的穴位,可祛除体内湿邪,更能起到预防各种疾病的作用。
关元穴:位于脐下3寸,为养生保健强壮的要穴。用艾条灸10--15分钟,有调理气血、补肾固精等功效。
中脘穴:位于腹部正中线,脐上4寸处。用艾条灸10-15分钟,有健益脾胃,化湿消滞的功效。
足三里穴:位于外膝眼下3寸,胫骨外侧约一横指处,是人体最重要的保健穴位,古人称之为“长寿穴”。用艾条灸10-15分钟,可以增强体质,提高机体抗病能力。
丰隆穴:位于人体的小腿前外侧,外踝尖上八寸,条口穴外,距胫骨前缘二横指(中指)。此穴主治头痛、眩晕以及咳嗽痰多等痰饮病证,尤其对于祛痰祛湿疗效显著。
解溪穴:在足背与小腿交界处的横纹中央凹陷中,当拇长伸肌腱与趾长伸肌腱之间。该穴位主要功能是分流胃经经水,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全身祛痰祛湿的穴位,进行艾灸之后还能够有效的解决下半身水肿的问题。
注:本号意在传播中医文化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