唯变不变——中医不传之秘在于:剂量
中药对于疾病的治疗效果怎样,除取决于诊断是否正确、选方是否对证、用药是否合理外,与剂量不无关系。故一代宗师岳美中曾感慨道:“中医不传之秘在于量。”
一般而言,凡急重病症或体质壮实者,药味较少而用量要足;慢病轻症或年老体弱者,药味稍多而用量宜轻。若以药之质地而言,凡药物滋腻、质重者用量要重;而轻扬、质薄者用量宜轻。即便同一种药物,也因病情、病势不同而用量各异,如柴胡大剂量可解表清热,用于急性外感热病;中剂量能疏肝解郁,用于肝气郁结证;小剂量则升阳举陷,用于清阳不升者。
若以药之“动”、“静”而言,“静药”用量宜大,“动药”用量宜小。前者如熟地、枸杞、党参、白术之属,后者如柴胡、广香、薄荷、全蝎之类。因补养之“静药”必重用方能濡之守之,而疏调之“动药”虽轻用即奏效。
在中医方剂里,用同样的药物,仅用量不同而主治有异,甚至方名都不同。如同是大黄、厚朴、枳实三药组成之方,重用大黄为君者称之为小承气汤,重用厚朴为君者称之为厚朴三物汤,前者用以治疗阳明腑实证,后者用来治疗腹满便秘者。
对于不同剂型,用量也应有所不同。汤剂用量较大,散剂用量较小,丸剂用量最小。所谓“汤者,荡也,去病最速;丸者,缓也,舒缓而治之”。
一般人都认为凡药皆有固定的量,不能少于此量也不能多于此量,这是受现代科学影响所致,不光一般人有这种认识,很多医生也是这样,甚至药典也规定每药用量范围。其实药量不能固定的,不能是死的,应该是活的,不能有千篇一律的标准,就像饮酒,有的人千杯不醉,有的人一杯击倒,就是同一个人有时候能喝半斤,有时候二两即醉,岂可胶柱鼓瑟、刻舟求剑。
例如黄芪 它的利尿作用在20g以内比较明显,30g以上就趋于抑制,其对血压的影响,15g以内可以升高血压,35g以上血压反而下降,有气虚的时候用炙黄芪,无气虚则用生黄芪。 柴胡 在小柴胡汤里为君药,用量大于其他药的一倍。而在逍遥散中为臣药,用量与各药相等,在补中益气汤中用量极小(取其升举阳气的功效)茜草,30g以上治疗口疮;薏米仁,30g以上治疗关节疼痛;沙参,30g以上补气,小剂量可以滋阴滑肠;萆薢、土茯苓,30g以上消除蛋白尿。
红花,少用可以养血,稍多则活血,大剂量可破血;薄荷,3g可以疏肝解郁,用15g以上可以发散风热、清利头目;桂枝,用量不到5g,取其温经通阳,增加膀胱气化功能的作用,用10g则温经散寒,解肌发表,以祛在表之风邪;川芎,小剂量可以使心脏兴奋,大剂量使心脏抑制。
中医治病的根本不是病,而是 人,但每个人个体有差异有不同,用药剂量也就不同。总的说:使用中药就是让人体阴阳平衡,阴平阳秘、百病不生。乌头止痛,8两(240g)口麻欲吐,功效与毒性就是双刃剑;石膏一日剂量可以用600g,关键要会辨证论治。葛根降血糖用90g无毒,桔梗治疗咽喉疼痛30g也安全,鱼腥草、蒲公英、茵陈可以拌凉菜,薤白可以当小菜吃;川芎,治疗外感头痛,剂量要小,最多不超过5g,高血压头痛剂量可以用9~12g,淤血头痛可以用30g。都是要会辨证论治才可以组方。